核辐射又被称为放射性,通常情况下,核辐射当场不能感觉到,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。因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核辐射只是微量辐射,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,即使长期接受微量核辐射,也大多是形成潜在的危害,需要一段时间后才会被感知,并出现症状。
核辐射是指来自原子核的辐射,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结构,或一种能量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时释放出的微观粒子流,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。因此,人类日常活动中均可受到微量核辐射。
但这种微量辐射不会当场就对人体造成损伤,或者被人体感觉到,只是长时间的核辐射可能会形成放射病。有些患者在长期接触辐射后,会出现疲劳、失眠、头昏、皮肤发红、溃痛、出血、脱发、呕吐、腹泻等情况。
重度急性放射病时,人体的造血、免疫、消化和生殖系统均可遭受严重损伤,未及时救治可能会出现死亡。但这些明显的辐射表现并不会在照射的当时就有,而是经过长时间进展,在疾病发作时突然爆发。
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如工业核辐射泄漏等,人体接触到大气中核辐射后,可能会在几小时内出现上述情况,并伴有明显不适感。而这种情况当场能否感知,也存在个体差异。